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为了促进人们对残疾问题的理解、动员人们支持维护残疾人的尊严、权利和幸福,1992年10月12日至13日,第47届联合国大会举行了自联合国成立以来首次关于残疾人问题的特别会议。大会通过决议,将每年的12月3日定为“国际残疾人日”。
“国际残疾人日”的确立,说明在世界范围内,残疾人事业日益引起广泛关注,不同种族的人们都开始形成一个共识,残疾人事业是人道主义的事业,是一项崇高而又光荣的事业,是人类进步和正义的事业。国际残疾人日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机会,使其改变对残疾人的态度,并消除影响残疾人充分参与到生活各个方面中来的障碍。
残疾人伙伴们要相信自己,值得受到自己和他人的尊重,值得被世界爱着:你们的确是被咬了一口的苹果,但那是因为你们身上有着不同于常人的闪光点,有着足以吸引上帝咬你们一口的资本!所以请相信雨后的彩虹同样属于你们。
她丧失视力和听力,掌握5种文字,代表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她说,“面对光明,阴影就在我们身后。”
他患有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全身瘫痪,不能说话。但不妨碍他成为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还被称为“宇宙之王”。
五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导致高位截瘫,自学完成了小学、中学和大学的知识。现任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
1972年双腿瘫痪,此后坚持写作,成为新时期中国最优秀的作家之一。代表作:《我与地坛》、《务虚笔记》、《病隙碎笔》。
两岁失聪,但她以独特的方式创造艺术,15岁成为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领舞演员。她领舞的《千手观音》震撼世界。
他天生没有四肢,通过难以置信的勇气、对生命坚定的信仰克服困难的故事传递给大家,最终成为一名励志演讲大师。
在国际社会的努力下,世界各地在保障残疾人权利和建立无障碍社会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由于造成残疾人边缘化的环境、社会和法律障碍依然存在,残疾人在就业、教育和医疗等方面的权利依然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所以实现残疾人得到同等的社会权利需要时间,需要社会各界对他们持久而耐心的关怀与帮助。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残疾康复服务。”这为新时代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发出了动员令,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康复是残疾人工作永恒的主题,是残疾人最迫切的需求和最热切的期盼。相信有了党和政府这个坚实的后盾,残疾人可以得到更加平等与有尊严的生活。
党和政府为新时代的残疾人事业指明了努力的方向,那日常生活中的健全人可以做些什么?也许你不知道:全球共有6.5亿残疾人,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0%,其中80%分布在发展中国家。这就意味着,在我们的生活中,平均每10个人里就有1个残疾人!12月3日对于残疾人来说是一维护尊严和平等的节日,然而对健全人来说,却是一个警示:人人平等常常挂在嘴边,行动却背道而驰。他们的需要很简单,对于我们来说触手可及:改变对残疾人的态度,消除他们的抵触,关爱他们,可以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与视力障碍交谈时,在距离视力障碍者一两米远时,应先有一个声音的提示,然后再进行交谈和帮助。
与肢体残疾者交谈时,时间超过一分钟,最好采用蹲姿与其谈话,双方的目光在同一水平线上。
打招呼时应尽快判断其伤残的类别,尽量淡化其残疾色彩。
若对方为聋哑人,应通过握手、拍肩等动作或用手语表示问候。
为视力障碍者引路时,要让对方扶握住你的胳膊肘部,引领他自己行走。使用描述性语言,把明眼人能看到的一切尽量多的讲给他听。
为肢体残疾者引路时,最好走在他们前面,不要让他们有紧迫感。征得同意后,可陪伴在合适位置。
称呼时多使用些“好朋友”、“兄弟”等词语来称呼对方,不要使用“瘸子”、“瞎子”等侮辱性语言。
与残疾人交谈时,不要用“正常人”一词称呼非残疾人,一般使用“健全人”一词与残疾人相对应。
与残疾人发生眼神交流时,尽量用柔和、亲切的眼神与之沟通。
与聋哑人交往时要坦然面对他们的眼神。任何窃窃私语或转身相背,都可能引起他们的误解。
与视力障碍者进餐时,帮助他们触摸到自己的餐具在什么位置,为其夹菜时先询问对方是否有口忌。
与肢体残疾者就餐时,先询问对方需要什么餐具,再询问对方需求,按照对方的要求协助取食品。
使用手语与聋哑人交流时,应注意手语的准确性和表情配合。
在帮助聋哑人时,如果不懂手语,不要乱打手势,以免造成误解和误会。可以请求会手语者的帮助或用笔谈进行交流。
提供帮助前,一定要事先征求其意见,征得他们同意后再提供帮助。
提供帮助时要注意判断残疾人的残疾类别和伤残程度,按照其需求提供帮助。
请给出你的关爱
|